0 1分钟 2 周

海报新闻首席记者陈嘉伟报道 2025年第三季度,有“瓜子之王”之称的洽洽食品,录得上市以来罕见的令人失望的业绩。报告不仅揭示了公司自身的财务困境,也反映出整个零食行业在“成本上涨、需求疲软、竞争激烈”三重压力下的困境。在“二代”换帅和行业寒冬的双重背景下,佳佳食品的未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洽洽食品三季报披露的主要经营数据: 业绩承压:双重打击:营收微降、利润“减半” 从财报数据来看,洽洽食品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下滑非常明显。 iQuarterly营收为17.49亿元,同比下降5.91%。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72.58%至7936万元。扣除非归属利润后净利润降幅扩大至74%,利润率大幅下降。如果我们将时间范围延长到前三个季度,全球行为也不太乐观。 1-9月实现收入45.01亿元,同比下降5.38%。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.68亿元,同比下降73.17%,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79.46%,远超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降幅。这意味着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是支撑利润的重要因素,公司核心业务的购买力明显不足。经营业绩恶化的背后,是成本费用的“双重压力”。成本方面,由于葵花籽季期间持续降雨,2024年9月底内蒙古收获期,符合质量标准的葵花籽原料产量减少,2025年上半年收购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10%至15%。受供需和气候因素影响,杏仁、腰果等生坚果价格居高不下。费用方面,公司一季度期间费用达8.23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1.16亿元,公司费用率提升至18.27%。其中,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33.12%,销售费用增长6.49%,财务费用大幅增长130.19%,将原本较低的利润率压缩得雪上加霜。与此同时,公司经营现金流大幅恶化。一季度至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.81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52.95%。这反映出公司通过日常经营赚取现金的能力大幅下降,资金链压力逐渐显现。从资产规模看,期末总资产86.88亿元,比上年末100.57亿元下降13.62%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社会资本52.7亿元,比上年末的57.26亿元下降7.96%,资产实力减弱。渠道困境:传统渠道流失、新兴渠道布局迟缓。渠道作为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纽带,直接影响企业的营收和市场份额。洽洽食品面临着“老渠道流失、新渠道未建立”的尴尬渠道局面。传统分销的没落离子通道尤其尖锐。 2025年上半年,洽洽分销渠道实现收入19.73亿元,较上年大幅增长。下降18.49%,经销商数量持续减少。这一方面源于传统超市、便利店等渠道客流的持续下滑,以及消费场景的转变。另一方面,这也与公司资源偏向新兴渠道、对传统经销商关注和支持较少有关。从地域分布来看,各地区的表现差异明显。东部地区收入6.55亿元,同比下降24.76%。北方地区收入4.23亿元,同比下降19.83%。两个重点地区的下滑进一步削弱了传统渠道的整体表现。就设计而言在新兴渠道中,洽洽虽然有所动作,但步伐落后于行业,未能有效捕捉市场红利。针对传统渠道疲态,公司正在加大在抖音、快手等直播电商的布局。 202025年上半年电商渠道收入4.51亿元,同比增长24.79%。同时,公司通过与大众零食零售商、会员店等新兴渠道合作,寻求拓展海外市场。今年上半年海外销售额为2.78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3.18%。但与万成集团通过大众零食业务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4.2%、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361.2%相比,洽洽在大众零食渠道的布局明显不足。无法利用这种业态的“直采、低价格、高效率”来获取市场份额。此外,新兴渠道的进入和退出尚未形成良性循环,大额投资带来的收入增长未能有效抵消传统渠道的颓势。洽洽推出的多款新产品并未被市场接受(图片来源:洽洽官网) 转型之痛:“二代”领导下的产品创新与治理变革。洽洽2025年的业绩危机,恰逢“二代接班”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。创始人陈贤宝的女儿陈琪“自1985年”从国外回国后于2014年加入洽洽。自2014年加入洽洽以来,曾担任电商开发、品牌更新等关键职务。 2023年,她正式出任副总裁、公司董事长。主要决策者。近年来,他带领洽洽实现了年轻化、多元化的转型。在产品创新方面,程奇正积极为老牌企业注入年轻基因,继承父亲“双百战略”(100亿收入、100万台设备)的目标。主导推出了榴莲、螺蛳粉、辣根等“气味系列”瓜子口味,以及红茶包衣瓜子、椰子味瓜子等创新口味产品,试水了魔芋仙麦肚冰淇淋、瓜子等跨界产品。然而,这些新产品的市场反响却不佳。瓜子冰淇淋的​​单价约为6元。 8块钱,说明还是太贵了。新产品整体上缺乏成功,无法复制经典瓜子的成功。相比之下,卫龙主打魔芋霜,齐云山则依靠南枣糕,锦溪食品推出鹌鹑蛋产品,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分析指出,洽洽的新品偏离了真实的消费者需求,不仅未能推动营收增长,还引发了负面的品牌反应,加大研发投入并没有带来真实的营收增长。治理结构方面,为应对业绩压力、适应新《公司法》,洽洽计划于2025年8月底推进重大改革,修改《社会章程》,正式撤销监事会和监事会,并取代原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机构。能调任董事会审计委员会,成为新《公司法》实施后首家“尝鲜”的上市公司。同时修订了《股东大会规则》和《董事会议事规则》,进一步明确了专项委员会的职责简化董事会决策,减少决策环节,提高监督效率。与此同时,还实施了人事变动,呈现“平稳过渡”。原董事、副总经理陈军辞去董事职务,但仍保留副总经理、秘书董事等核心职务,避免核心运营和管理“受干扰”。同时,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张婷婷为职工代表董事,为管理层注入了新鲜血液。此次人事调整并非“业务变动”,而是符合新的治理结构。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并未受到影响,体现了洽洽“稳定引领”改革的信念。进一步的人力资源和公司治理改革能否帮助洽洽走出业绩困境,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回答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