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1分钟 1 月

今年国庆假期电影市场火爆。期内,与“电影+”挂钩的消费规模在票房收入数据上出现重叠提升,成为假日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。 “电影+文旅”、“电影+衍生周边”、“电影+美食”等各类消费关键词不仅不断为社会经济注入活力,也见证了中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今年国庆假期,10余部新片上映,题材涵盖历史战争、动漫、奇幻、喜剧等多种类型。 2025年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,国庆电影满意度得分为85.4分,比上年提升2.1分,为近四年来最高。

为满足多种观众的​​观影需求,全国各地电影院纷纷推出动态增加和调整放映档次,如下午开设“家庭秀”放映动漫、亲子电影,晚上增设“情侣朋友秀”放映喜剧、剧情片等。今年国庆共放映影片314.66万部,比上年增长12.82%。

各地政府还推出多种形式的电影福利计划,发放电影优惠券和票价折扣,以更实惠的价格吸引更多观众到电影院。今年国庆假期电影票平均价格为36.64元,比去年下降9.28%。

与此同时,中国电影产业也正在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化的消费生态转型。在国家政策助力下,“电影+”产业不断创新,电影成为刺激消费、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
活性“看电影、吃电影”、“看旅游”、“中国电影消费年”等活动深入推进,《志愿军:血色和平》、《小说家谋杀案2》、《聋子》等电影的拍摄地和故事成为国庆、中秋期间热门旅游目的地。青岛东方影城、横店影视城等电影拍摄、制作基地也将电影“交通工具”转变为游客前往景区的交通。福建、江西、河南等省区已开通多条电影主题旅游线路,不少热门非传统旅游目的地也借电影热度实现旅客量快速增长。

北京、浙江、河南等地盘活文化旅游市场,积极利用旅游资源开展“电影+旅游”消费协同ll 电影“票根”。在浙江省湖州市,观众凭电影票根即可享受景区门票折扣、餐饮专享折扣、免费购物等一系列优惠。

辽宁鞍山千山风景区观景台旁,一场户外养生电影悄然开始。本次活动是戏剧演出与电影放映相结合的“追鞍山电影”惠民文化活动的一部分。场内还设有特色产品展示角和小吃摊。鞍山养生片自开播以来,吸引了超过5万观众观看。
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转变为多元化的消费环境
当前,中国电影产业正在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化的消费经济转型。传统模式中,收视率是唯一的电影观看行为,完全取决于票房收入转变为全阶段消费模式。

近日,电影《朗然山小怪兽》上映。 XR体验项目将瞄准全国60余个商业设施,不仅扩大电影知识产权的内容表达范围,还将打造“电影+XR”的新商业范式,实现“观影”与“体验”的双向流动。

截至目前,《郎兰山小怪兽》已推出衍生产品800余款,《罗小黑山记2》吸引了众多顾客到线下快闪店消费。据行业统计,电影票花费1元,同期可带动周边消费近5元。

今年以来,随着电影市场不断向好,电影投资日益多元化。一些主要电影公司的产业链扩张已从简单的环节重叠转向生态化“内容IP化、场景多元化、运营协同化”的逻辑架构,不仅通过资源整合降低渠道的内容制作和发行成本,而且依靠多家公司的合作来扩大利润空间。

此外,游戏、科技等多个行业的资本正在进入电影市场,带来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。除了传统的票房收入划分外,流媒体发行权、国外发行权、衍生品销售、游戏和主题版权等。电影收入来源正变得更加多样化,例如公园许可。这种收入结构的多元化降低了电影投资的风险,提高了投资回报率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